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出现了“互联网+”,而今年全国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在审议讨论政府工作报告时,对一个新词给予了特别的关注,那就是“智能+”,“智能+”也是首次写进政府工作报告。
在“互联网+”时代,各种基于互联网数字技术的商业模式,改变着人们的衣食住行,一键下单,共享经济等等,实现了人与人的实时连接。而随着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兴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应用已经不再局限于连接人与人,而是将人与物,物与物连接在一起,从而带来万物互联的全新时代。从“互联网+”走向“智能+”,也被认为是一种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
经过多年发展,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而转型的关键之一就是创新驱动。从“互联网+”到“智能+”,一幅万物互联的图景已经徐徐展开,这为国家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政府是抱着一个比较开放的心态,比较积极的心态去迎接这个时代。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打造工业互联网平台,拓展“智能+”,为制造业转型升级赋能。
此外报告还提出,要促进新兴产业加快发展。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生物医药、新能源汽车、新材料等新兴产业集群,壮大数字经济。
从“互联网+”到“智能+”,从“加快”到“深化”,政府工作报告表述变化的背后,是中国人生产和生活方式的又一次升级迭代。
全国人大代表刘多认为:“我们现在要发展实体经济,那制造业其实是我们国家的整个实体经济当中的一个最关键的部分,我觉得现在的关键,其实就是新一代的信息通讯技术,如何来和我们的制造业进行深度融合,使得整个新旧动能来进行相关转换。整个工业互联网其实就是第四次工业革命的一个关键支撑和重要基石。”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从“互联网+”到“智能+”,将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的增长引擎。